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面相體現了他的心境。
然而,如今的人都太精明,十分善于偽裝,在社會秩序井然、法制越來越健全的時代,惡人已經不敢在公眾面前拋頭露面,他們更多的是在陰暗處行奸使詐。
不得不說,無論社會如何發展,總還是有「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一些唯利是圖的人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甚至于鋌而走險,打擊犯罪的路途尚且十分遙遠,更何況在生活中偽裝自己的卑鄙小人。
法律無法約束人心,作惡十分容易。
好比你只需伸出一只腳就能絆倒一個路人,做壞事的代價是沉重的,但做壞事還不被發現,那就是不勞而獲、低投入高回報的存在。
于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小人不顧道德紅線暗箭傷人。
三字經有云:人之初,性本善。
而荀子也認為人之初,性本惡,我們猜不透人心,永遠也不知道對方心里在想什麼。
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及時識別小人是很有必要的,壞到骨子里的人,是藏不住的,全寫在臉上。
身處現實社會,幾乎人人都帶著面具生存,有的人想著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有的人是強忍著內心的壓抑與悲傷,有的則是藏起了自己的邪惡,以免被外人所知。
小人都喜歡笑里藏刀,對什麼人都是笑臉相迎,當你放松了警惕,他才好在背后暗算,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不乏有一些人確實待人和善,總是一副笑瞇瞇的樣子,對什麼人都很包容,這樣的人也十分招人喜歡。
但真正內心邪惡的人,越是喜歡故作姿態,表面上善良實際上作惡多端心狠手辣,讓人防不勝防。
這類人的特征就是態度轉變十分快,你可能會不時地捕捉到他的邪惡一面,虛偽的人始終無法做到完全純潔的善良,這種人遲早會露出馬腳。
虛偽的人即便是一副笑臉,也會十分不自然,讓你覺得十分官方、模式化,總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那種親切感,虛偽的人也都是善變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是最不容易隱藏和偽裝的,當你學會了觀察一個人的眼神,你也就掌握了一門「讀心術」。
為何一些心理高手能將人的心理瞧得一覽無余?眼神能給他們很多答案。
比如一個正在撒謊的人眼睛會不經意往下瞧,不敢正視你的詰問,眼神飄忽的人,心里一定藏著事。
更有甚者是眼神中飄過的一絲邪惡,在原始世界里,弱肉強食已成常態,到如今的現代社會,雖然魯迅筆下的「吃人」社會已經不復存在。
但實力至上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眼神中的惡,就像千年的寒冰一樣。
最常見的莫過于那些流氓的眼神,骯臟而下流,充滿了挑釁與玩弄,被這種眼神看著,就像一朵蓮花正在被污泥玷污。
色欲熏心的人遲早會做出出格的事情,當一個人看著你的眼神充滿了欲望,最好與之遠離。
眼神是藏不住的,笑容可以偽裝,但眼神是經不起審視的。
當今社會是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什麼都講究個數字化、網絡化,物聯網的發展使得經濟發展的效率提升了一個層次,信息化時代的種種產物正不斷優化著人們的生活。
然而這也是把雙刃劍,一些人成天抱著手機游歷在各種社交軟件中,網絡上遍地開花,現實中寡言少語。
不少人自詡自己為「社恐」人士,在現實中不善言辭,特別身處與新的環境會寡言少語。
這其實無可厚非,但一些蔫壞蔫壞的人就藏在這類人當中,他們平時不怎麼說話,孤僻的性格使得其很是陰暗。
這類人對于人間的「惡」看得十分透徹,懷揣著大量的惡意去理解這個世界,對于身邊的人都十分敵視,以至于身邊都沒什麼朋友。
他們在一個集體中往往沒什麼存在感,但他們對于利益的爭取是毫不退讓的,而他們自己的定位也使得他們很容易能暗箭傷人,你總能在他的臉上看到一股陰郁之氣。
以貌取人是不對的,輕易給別人下定義也不太好。
但話又說回來,防人之心不可無,那些被惡充斥著心靈的人,其面容總是透著一股邪氣,或是讓你猜不透他的內心,遇見這類人,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當一個人卸下偽裝,你要面對的很可能是赤裸裸的弱肉強食,到那時非你死我活而難以了結。
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中我們能大致看出他的性格、人品,多多觀察一個人的眼神,你也能讀到一些他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