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曾經殺過劉秀,這事其實有一半是真的。
但真的那部分,不是像很多營銷號說的那樣,王莽下令全國范圍內搜捕一個叫劉秀的人。也不是像民間傳說那樣,當年漢平帝有一個兒子叫劉秀,後來悄悄逃出了皇宮,所以王莽才追殺他。
真實的情況是,在王莽在位后期的時候,新莽政權內部,有一個叫劉秀的大臣,想要刺殺王莽。但是結果,這場刺殺還沒開始,就被王莽發現了。所以在這之后,王莽就下令殺了這個劉秀。
但這個劉秀,和後來建立東漢的那個劉秀,根本就不是一個人!
而且,這個劉秀,在歷史上其實也不是什麼無名之輩。相對來說,他的另一個名字,其實更加有名。在改名叫做劉秀之前,他其實叫劉歆。至于說當時王莽殺這個劉秀的整個故事,那可就說來話長了。
這個故事,我們得從當年王莽還年輕的時候說起。
很多年以前,大概在王莽還很年輕的時候,當時還是王莽的表哥漢成帝在位。當時老劉家內部,出了一個年輕人,非常優秀,這個年輕人名叫劉歆。
說起來,這個劉歆當時雖然很年輕,但是他的輩分卻極高!這個劉歆不是漢高祖劉邦的后人,他是當年漢高祖劉交的五世孫。
這個輩分大概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如果拿到老劉家內部,和皇帝這一脈對比的話,他大概得和漢宣帝他爹是一個輩分!而當時在位的漢成帝,則是漢宣帝的孫子。
這樣算下來,如果按輩分來叫,那麼這個劉歆入朝為官的時候,漢成帝得管他叫太爺爺。
當然,指望皇帝管一個遠房親戚叫太爺爺,這肯定不現實。而且,經過這麼多代人之后,雙方那點親戚關系,其實也不算什麼了。想要憑這點血緣關系,直接做大官,肯定不太現實。
但是好在,劉歆他們家這一脈,一直也都不是靠血緣關系來混社會的。
他們家靠的是個人學問。
劉歆他們家這一脈,從老祖宗劉交開始,就一直特別有學問。劉歆他太爺爺,當年就是漢武帝的寵臣,以學問出眾聞名。劉歆他爺爺也是特別有才,當年霍光拼了命想把自己女兒嫁給他,都沒能如愿,後來他還進了麒麟閣功臣榜。
而劉歆他爹,更是在整個中國文化史上,都留下了濃重一筆的牛人。他爹叫劉向,被譽為中國目錄學的鼻祖!今天我們看到的《列子》、《戰國策》、《荀子》之類的書,就都是他爹校正整理出來的。
出生在這樣一個頂級文化家庭,劉歆的少年時代,自然也是飽讀詩書。其他人想要學習,那得去拜師學藝,那得去勤學苦讀。可是劉歆不用,他直接自己在家里悶頭讀書就行。因為當時整個漢朝文化界,已經沒有比他們家水平更高的地方了。
而後來劉歆長大一些之后,更是通讀經學。尤其是他成年之后,他爹開始奉命去了皇家圖書館,負責進行圖書整理工作。劉歆就直接被他爹帶在身邊,直接去了皇家圖書館,做了一個管理員。
既然來皇家圖書館工作,那麼皇帝不給一個官職,似乎就說不過去了。所以在這之前,漢成帝一高興,直接給了他一個黃門郎的身份。此后,劉歆就有了正式官身,而且可以利用皇家圖書館的豐富館藏,繼續學習苦讀了。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歆遇到了接下來和他糾纏一生的男人。
這個人,就是王莽。
當時的王莽也很年輕,作為漢成帝的表弟,同樣也是剛剛入仕。這時候正是王莽家族掌權的時候,所以王莽入仕之后,漢成帝一樣也給了他一個黃門郎的職位。
就這樣,劉歆和王莽,很快就成了同事。
接下來,隨著兩人不斷熟悉,兩人很快發現,彼此之間特別對脾氣。在王莽看來,劉歆是一個典型的學術型人才。而劉歆看來,王莽則是完全不同于那些外戚子弟,他聰明上進,而且心懷天下,愿意為百姓做事。
所以後來,兩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而接下來的二十多年里,劉歆一直在圖書館這邊,鉆研他的學問,逐漸成了當世最頂尖的大儒。而王莽則是一步步開始往上爬,最后當上了漢朝的大司馬,成了當朝第一權臣。
就這樣,當這兩個人人到中年的時候,他們終于頂峰相見了。
不過接下來,劉歆卻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他改名了。
在古代,尤其是西漢時期,改名其實是一件很罕見的事情。所以我們也不知道,當時為啥劉歆要改名。后世猜測,可能是因為當時在位的漢哀帝,名叫劉欣,和劉歆的名字讀音一樣。所以劉歆為了避諱,這才改了名。
反正最后,他改名叫了劉秀。
和後來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名字一模一樣。而且,大概也就是在劉歆改名的這一兩年里,後來那位建立的東漢的劉秀,正好出生。
這其實才是最巧的。
而接下來,在漢哀帝登基之后,王莽先是回家隱居了幾年,之后又回來逐漸掌權,并且開始篡位。不過這些事情,和劉歆沒什麼關系。因為在這段時間里,劉歆一直在做他的學術工作。
尤其是漢哀帝登基之后不久,他爹死了。在這之后,劉歆就接了他爹的班,繼續編撰圖書了。而劉歆在學術領域的貢獻,確實也不小。他不但重新整理了儒家的諸多典籍,而且還深入研究了《左氏春秋》。同時,他還是一個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當時劉歆自己重新算了一遍圓周率,而且還自己編了一部歷法。
不得不說,劉歆真的是一個頂級的學術性人才。
而在劉歆搞學術的這些年里,王莽則是逐漸完成了他篡位的工作。在這期間,劉歆則是一直緊跟在王莽身后,利用自己的學術能力,幫助王莽篡位。
比如說,劉歆編撰的那套《三統歷》,就直接探討了天命和歷史變化的關系。這也為後來王莽篡位,提供了足夠的理論基礎。
作為一個老劉家人,劉歆為啥要幫一個外人篡位呢?這不就相當于是幫著一個外人,來搶自己家的產業嗎?
其實這事真不難理解!如果我們帶入劉歆的視角,我們就能明白劉歆的想法了。作為一個典型的學術性人才,劉歆其實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在他眼里,王莽是一個非常具有理想主義的領袖。反倒是老劉家,西漢末期的那幾個皇帝,一個比一個次。
最關鍵的是,當時在位的老劉家皇帝,和劉歆的血緣關系,早就已經出了五服了,雙方其實只是名義上的親戚。反倒是王莽,算是劉歆真正的至交好友。一邊是至交好友,另一邊是名義上的本家人,但卻昏庸無道。這種情況下讓劉歆選擇,選王莽自然就很正常了。
總之最后,在劉歆的輔助下,王莽順利完成了篡位的工作。而王莽登基之后,也沒忘了劉歆。王莽第一時間封劉歆為國師!同時兼任少阿、羲和、京兆尹!
這里多說一句,在劉歆兼任的這幾個官職當中,少阿這個官職,直到今天,大家好像也沒考證出來,這個官到底是干嘛的。歷史上除了劉歆之外,好像就再也沒有其他牛人,做過這個官職了。
不過,除了這個職務之外,其他幾個職位,含金量肯定都沒問題。京兆尹直接管理京城大小事務,相當于今天的首都市長。
羲和是管天文測算的,相當于今天的國家天文局局長,兼科技部部長。
當然,最厲害的還是國師這個頭銜。劉歆這個國師,可不是什麼虛職。在王莽制定的官員體系當中,這是整個新朝朝堂上,地位最高的四個官職之一,權力極大!
總之,到了王莽登基之后,劉歆基本上就成了新朝的文化界領袖,他被王莽捧成了新朝的文化界第一人。
如果後來王莽成功了,王莽和劉歆之間的這段友情,其實完全可以流傳千古。但可惜的是,後來這對關系很好的朋友,終究是破裂了。
這事其實得怨劉歆的兒子。
簡單來說,新朝開國之后,王莽開始搞他的改革。劉歆則是一邊繼續搞學術,一邊用自己的學術能力,幫助王莽治國。
與此同時,此時劉歆的兒子也長大了。有劉歆這麼一個爹,他兒子長大之后,自然也得走學術這條路。
後來在劉歆的安排下,他兒子就拜了當時最牛的大儒揚雄做老師,開始和揚雄學習。
能拜揚雄做老師,距離名垂青史,其實也就只差半步了。但可惜的是,劉歆的兒子似乎并不喜歡專門搞學術。在學術,他還想著投機取巧,非得想要走捷徑。
恰好這個時候,王莽剛剛登基。因為王莽篡位的手段比較特殊,他是利用輿論造勢,來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所以這期間,就有人偽造了種種異象,或者偽造老天爺的信件,來證明王莽是天命所歸。
這種東西,在歷史上叫做符命。
最開始的時候,第一個這麼做的人,自然讓王莽大喜過望,然后就給他加官進爵。但是後來,當大家看到,這事做了之后可以升官發財的時候,開始瘋狂效仿。所以王莽登基之后,很快就有了一大堆人,開始偽造這種符命,想要以此來做政治投機。
如此一來,王莽之前的那些祥瑞,就成了笑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王莽之前的那些事情,是不是也是偽造的。
對此,王莽自然得多加小心。所以後來,他就下令,把后面那些偽造符命的人,都拉出去砍了。結果恰好在這個時候,劉歆的兒子也玩了這麼一手,正好撞到槍口上了。
這件事,在歷史上叫做‘偽獻符命案’。
這事在當時鬧得特別大,因為偽造符命被抓進去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就連那位大儒揚雄,也因此受到了波及,後來甚至還直接跳樓了。
很多人後來看《三國演義》,看諸葛亮舌戰群儒,說揚雄就是‘且如揚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說的其實就是這件事。
當然,後來揚雄跳樓之后,并沒有真的摔死,後來還被王莽給赦免了。
可是劉歆的兒子就沒那麼幸運了。
畢竟,揚雄只是單純被卷了進去,并沒有偽造符命。但是劉歆的兒子,是真的偽造了符命。
所以最后,劉歆的兒子就被殺了。
這件事,直接導致劉歆和王莽的關系,徹底破裂了。再之后,兩人再也不像當年那麼親密無間,彼此之間也開始有了隔閡。
而接下來的幾年里,王莽則是在改革失控的路上一路狂奔,劉歆則是繼續做他的學問。就這樣,時間逐漸到了新莽滅亡之前。
因為改革失敗,王莽政權對各地的控制開始逐漸失控。後來,經過一場昆陽之戰以后,王莽政權的大部分精銳,更是損失殆盡。昆陽之戰結束以后,各地的地方官也開始紛紛宣布獨立。很快,王莽還能控制的地盤,就只剩下了關中地區。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歆覺得,自己報仇的機會來了。
當時長安城內有兩個將軍,一個叫董忠,一個叫王涉。這兩個人都很有實權,掌握了京城和皇宮里的大部分軍隊。恰好當時劉歆手上,也有一些人手。所以他們就找到了身為國師的劉歆,開始制定計劃。
按照他們的計劃,他們打算直接挾持王莽,然后去投降更始帝,以此來換取家族和個人的平安。至于劉歆,除了想要保平安之外,恐怕也想替自己的兒子報仇。
但可惜的是,就在三人布置完畢,即將準備發動的時候,王莽卻突然把他們叫去,識破了他們的計劃。
最終,王莽下令,讓幾人自盡了。但同時,因為劉歆是王莽之前最重要的部下。如果劉歆造反的消息傳出去,對王莽的統治很不利。所以王莽又同時下令,封鎖了消息。
可問題是,到了這個時候,王莽哪還有那麼強的影響力?沒過多久,起義軍就打進了長安城,這個消息也就泄露了出去。同時,因為劉歆早就改了名,所以後來大家就傳言,說王莽殺了劉秀。
這就是歷史上王莽殺劉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