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家輝和杜琪峰,是港片的最佳拍檔。
前者擅長打磨劇本,從格局到深度應有盡有,很會用文字講故事;后者則有敏銳的影像感知力,場面調度堪稱一絕。
兩人聯手,再加上劉青云爐火純青的演技,就有了2007年的《神探》,至今豆瓣評分仍保持著8.5的高分。
時隔15年,2022年韋家輝獨自執導的電影《神探大戰》于7月8日在內地上映,開分7.1分。
從8.5到7.1,中間究竟差了幾個杜琪峰呢?我們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最近幾年的港片,總是在類型片的框架之內加上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絕望。
《智齒》里拍出了一股子世界末日的感覺;《濁水漂流》里露宿街頭的吳鎮宇一把火點燃了容身之處;《怒火·重案》
里多少有些變態的謝霆鋒,帶著必死的恨意復仇;《拆彈專家2》里瘋癲有病的劉德華……
或許當港片里的「盡皆過火,盡皆癲狂」演變成了精神崩潰的主人公和仿佛要同歸于盡的爆炸廝打等視覺場面時,才真的要嘆息一聲,時代變了,港片變了。
《神探大戰》也沒逃過這個定律。
15年前的《神探》,里面只有一個劉青云飾演的陳桂彬被周圍人稱為「瘋子」。
他自己既不認為自己是瘋子,也不認為自己是神探,覺得自己只是一個「能看到壞東西」的人而已。
頗有「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風范。
但在《神探大戰》里,李俊(劉青云 飾)則徹徹底底地認定自己就是一個神探。
幾年前,他在一次執行任務期間突然朝著半空中開了幾槍,并聲稱自己看到了怪物。
從那以后,李俊就因為患有精神類疾病從位置上退了下來,妻子因為抑郁癥自盡了,女兒也因為叛逆離家。
但這些并沒有阻止李俊停下查案的腳步。
他在天橋底下的空地寫滿了字,分析了香港這幾年的大案疑案,想要找出錯案真兇。
即便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依舊像是被「神探」這個自我認知上了發條一樣,整日沉迷于破案。
這一次,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個瘋子。
除此之外,還有兩路人馬圍繞在李俊的周圍。
一路是犯罪組織,他們打著「神探」的旗號????人,每次犯案后都會在現場留下下一次作案信息的暗示。
另一路則是香港警方,其中尤以陳儀(蔡卓妍 飾)和
方禮信(林峯 飾)為首。
這對堪稱是警局勞模,一個挺著就要臨盆的肚子奔走在破案前線,另一位則看著自己的老婆挺著大肚子奔走在前線而毫不在意。
陳儀身懷六甲還要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但真的有必要讓孕婦飛檐走壁,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嗎?
這兩隊人馬,前者根據李俊在天橋上留下的信息????人,后者根據李俊給出的信息破案。
這又不由得讓人思考,李俊分析案情時真的窮到買不起一個小本子寫下來偷摸給自己看,非得大刺刺寫到車水馬龍的天橋底下,而且分析到關鍵處還要用紅筆標出來嗎?
當然這也不能算是bug,畢竟如果我們能想通李俊的腦回路,似乎就要離「精神病」不遠了。
從上面的分析其實我們能夠看出來,圍繞著李俊這個點纏繞了兩根線,一邊是犯罪分子——邪惡,一邊是警方——正義。
但這看似十惡不赦的犯罪分子實際上是由香港這幾年冤假錯案的子女和親屬組成的。
他們合起伙來也沒有濫????無辜,就是想自己手刃仇人,以彼之道,還治彼身。
所以,犯罪分子,自以為他們是正義的,甚至自稱「神探」。
同時,我們從劇情中也能判斷出,這伙人能夠每次犯案后都順利逃脫,很有可能是在警局中有內應。
那這樣一來,警察也不完全是正義的,而且也有可能是邪惡的。
所以,《神探大戰》的劇情就組成了一個陰陽混同的太極圖案。如果能保持平衡還好,一旦出現傾倒,那麼就是大亂。
而作為中間點的李俊,他自身的定位已經開始出錯了。
他不把自己定位成中庸的人,而是「神探」。在別人眼里,他還是一個瘋子。
李俊的人設看起來和《拆彈專家2》的潘成鳳、《怒火·重案》的邱剛敖很像,但韋家輝的處理當然不止于此。
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句話是:與怪物戰斗,小心自己成為怪物。
文本出自尼采的《善惡的彼岸》,下一句是: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所以,我們看到李俊不僅行走在善與惡、正與邪的邊界,也行走在神探與怪物的邊界。
一方面,他可以為了破案毫不猶豫地跳進水流湍急的溝渠里,可以赤手空拳就撲上去與歹徒搏斗。
另一方面,妻子因為抑郁癥死去,他把叛逆的女兒像犯人一樣拷在車里。
如果李俊可以看見亡魂,可以看見別人身上的壞東西,那麼他自己呢?他自己身上是否存在惡,存在怪物呢?
韋家輝已經在電影中給出了答案,李俊曾兩次看到那只怪物,或許,他看到的正是自己。
《神探大戰》將香港駭人聽聞的驚悚大案,一股腦全部融進100分鐘的劇情中。
以真實案件為藍本,串聯起元朗大旗嶺東村屠夫案、觀塘鴻圖道魔警案、香港仔避風塘烹尸案、長沙灣燒尸案等。
整個過程中,還穿插著刺激的動作場面。
局限空間里,貼身肉搏;
警匪追逐對壘;
不斷加碼的槍戰、大場面戲份。
明明是警匪片,卻讓人在接近40度的酷暑里脊背發涼。
一方面是恐怖的劇情和畫面,另一方面又是李俊頭腦風暴般的破案過程,這兩者加起來,大部分觀眾很難在觀影過程中縷清頭緒。
說到這里,其實我們已經看出《神探大戰》的問題在哪里了。
韋家輝幾乎是在用寫小說的方式去拍電影,但文字和影像是不同的。
我們看書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停下來,可以多看幾遍,慢慢思考,甚至還可以和別人討論。
但《神探大戰》高密度的燒腦劇情讓人根本無法跟上影片的節奏。
不過跟不上劇情,那麼可以看畫面啊!
但很可惜,《神探大戰》的場面調度過于直白簡單,使得一個扎實的劇本被影像上的孱弱稀釋成了一部普通的動作片。
而用影像講故事的能力,向來是杜琪峰的拿手好戲。
如果有杜琪峰在,即便是韋家輝的劇本上有一些不足之處,他也能夠通過影像的張力給予不足和擴充,讓畫面豐富起來。
《神探大戰》中幾場比較關鍵的戲,比如方禮信身份的揭示,李俊和女兒的和解等,都處理得相當平鋪直敘。
仿佛一個蹩腳的說書人,沒有絲毫的層次和起伏,把劇本上好不容易埋下的包袱隨隨便便就撂下了。
李俊從影片一開始,幾乎就一直在重復「我想讓我女兒知道我不是瘋子,是神探」這樣的話,所以女兒幾乎就是他瘋癲的最關鍵的環節。
但影片隨隨便便就把這一處給帶過去了,父女一眨眼的功夫就和好了,女兒剛出場說了一句「我以你為榮」就把李俊從怪物變成了神,太輕飄了。
同樣的問題,也出在對于演員的使用上。
劉青云的演技自不必說。李俊這個癲瘋的角色很合他的胃口,加上他和韋家輝合作了十幾年,已經非常習慣導演的拍攝模式了。
但像蔡卓妍和李若彤的形象就顯得非常單薄。
前者作為大名鼎鼎的女警察,整部片子就跟著李俊到處跑了,破案的能力是一點沒展現出來,全程都讓觀眾為她的肚子擔心。
李若彤的角色就更不用說了,把這個總是在無能狂怒的女上司戲份刪去,對于影片的節奏也不會產生絲毫影響。
以上這些問題,使得《神探大戰》的評分不如《神探》。
不過影片目前票房已經破2億,從合拍商業片來看,這部電影也算符合內地觀眾的口味。
《神探大戰》的「癲狂」,幾乎是這幾年港片的頂端;劉青云人物的癲狂讓人腎上腺素飆升,造就了近幾年港片的天花板。
主角更加偏執和暴躁,動作場面一言不合就極度生猛,如同過山車一般直沖到底,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稱得上是港片回魂之作。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