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劉大叔被確診食管癌,好在發現的早,且及時做了根治手術,平常只需注意飲食,和常人并沒什麼不同。
不過原先一直都是劉大叔幫著接送孫子,但自從他患癌治好后,媳婦便不讓他再接送孩子,說是擔心會把癌癥傳染給孩子。
這個說法讓本來很樂觀的劉大叔,心里十分不痛快。明明自己的癌癥已經好了,怎麼還會傳染呢?
很多人對于癌癥十分恐懼,甚至忌諱與癌癥患者握手、交談,生怕被傳染,那麼癌癥到底會不會傳染呢?早在上世紀的50年代,一位瘋狂的科學家就找到了答案。
為了解決癌癥的問題,科學家們大膽試驗,康奈爾大學醫學院教授薩瑟姆更是另辟蹊徑,
將癌細胞注射到健康人體內來觀察人們是否會得癌癥。
1951年,研究人員從患者海拉身上分離出了宮頸癌的癌細胞,因為其超強的無限繁殖能力,人們也利用它做了不少實驗研究,薩瑟姆也在其中。
但薩瑟姆并不滿足于用動物來做實驗,便想著將癌細胞注射到人體內來更直觀地觀察,是否會因此感染上癌癥。
但正常人并不會愿意來當試驗品,因此薩瑟姆的初次實驗是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在患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海拉細胞注射到前來就診的患者體內來觀察變化,結果發現注射到患者體內后,短時間會有腫塊出現,但後來竟都慢慢消失了。
盡管癌細胞在癌癥患者體內的觀察得到了一定成果,但他不滿足于此,畢竟這些大多是已經患癌的病人,他希望用普通人來當實驗樣本進行觀察研究。
于是,走火入魔的他在美國一所監獄招募百人進行實驗,結果也是一樣,也就是人體能夠依靠自身免疫系統與癌細胞對抗,并獲得勝利,而且人體的免疫系統還會因此得到「鍛煉」,之后更快地作出反應。
從這個角度來說,癌癥其實是無法像細菌、病毒等病原體那樣在人群中傳播的。
盡管薩瑟姆進行的是非法實驗,是違背人倫道德的,但薩瑟姆被告后,他也僅僅是受到了社會、媒體的口誅筆伐及被吊銷一年營業執照的處罰,對他的學術影響并不大。
癌癥既然不會被傳染,那所謂的「夫妻癌」、「家庭癌」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有研究發現「家庭癌」可以同時發生,也可能先后出現,而家庭成員同時或先后患癌的原因,主要是
共同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環境等因素所致,由于家庭居住環境相同,會被同一種致癌因素影響,因此會患上同一種癌癥。
其中以消化道癌癥最為常見,這是因為這些家庭成員都經常食用不新鮮的食物、燙食、辛辣刺激食物等,且動物蛋白攝入量少等,很容易增加食道癌等的發生風險。
夫妻癌也是如此,就拿肺癌來說,夫妻中男方若長期吸煙,那另一方也會長期被動吸煙,那兩人都患肺癌的風險就會增加。
雖然癌癥不會在夫妻間傳染,但像乙肝病毒、HPV病毒、幽門螺桿菌、丙肝病毒等引起癌癥的病毒和細菌,是可以在人與人接觸中進行傳播的,也會導致夫妻雙方夫唱婦隨的先后患癌現象。
癌癥本身雖然不會傳染,但我們要警惕一些高危的致癌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染,下面這幾種癌癥的致癌病毒是會傳染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1、肝癌
誘發肝癌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致癌因素,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若不能進行治療,就可能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
這些病毒可通過母嬰、血液及性接觸傳播,因此有輸血史的人、醫護人員及有多個性伴侶的人等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建議高危人群要接種乙肝疫苗,健康人群要定期進行體檢,另外肝炎患者要積極進行治療。
2、宮頸癌
HPV病毒是宮頸癌的一種可傳染致癌因素,HPV16型和18型等高危型病毒長期持續感染,就可能增加宮頸癌的發生風險,一般會通過接觸及性傳播。
有多個性伴侶的人、妊娠次數較多的女性及初次[性.行.為]年齡較低的女性等,都是宮頸癌的高危人群。建議女性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接種HPV疫苗,一旦出現宮頸上皮內瘤變要遵醫囑進行治療。
3、胃癌
胃癌可傳染的高危致癌因素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持續感染會增加胃炎、胃癌等疾病的發生風險,可通過糞口傳播或口口傳播。
健康人群平常要定期進行體檢,平常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要積極進行治療。
4、鼻咽癌
EB病毒是鼻咽癌的高危致癌因素,是一種只會感染人類的病毒,感染EB病毒后無法清除,會終身攜帶,增加多種疾病及腫瘤的發生風險。
EB病毒可通過唾液傳播,想要預防EB病毒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前記得洗手,另外還要注意集體用餐衛生,不吃其他人吃過的東西等。
癌癥雖然不會傳染,但某些癌癥的高危致癌因素是可能會傳染的,傳染之后若不積極治療,也會增加癌癥的發生風險。
因此平常要保持個人衛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還要定期接種疫苗避免感染,并預防癌癥的發生。
參考資料:[1] 《癌癥會在夫妻間傳染?4種癌癥容易發展成「夫妻癌」,一定要警惕!》.科學辟謠.2023-07-26[2] 《防癌科普|健康廣州癌癥防治行動系列:癌癥會不會傳染?》.廣州疾控i健康.2021-10-30[3] 《提醒 | 體檢發現「EB病毒」陽性,你就「染上」鼻咽癌了嗎?》.廣州衛健委.2021-09-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