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綜合推薦
装修
老年生活
老照片
國畫
娛樂明星
俄羅斯新聞
奇聞趣事
動物社
设计
獅城資訊
情感百態
明星
軍事
    
切記:當父母老了,有時候會糊塗,對于老人的錯,請軟言柔語。 - | 點知天下
2023/04/16

孩子,當我老了,希望做兒女的不要嫌棄我,

現在需要你們照顧了,就如同在你們小的時候,

我照顧你們那樣,對我多一些耐心。

當我老了,手經常發抖,吃鈑時常把菜湯灑在衣服上,

別嫌棄我,對我一些耐心,就如你小時候,

就如你小時候吃飯也經常把菜湯灑在衣服上一下。

當我老了,走路蹣跚行動不便,也想出去曬曬太陽,

就如你小時候,我用小車推著你出去曬太陽一樣,

多一些耐心給我,少一些煩躁。

當我老了,說話時常忘記了說到那裡,

于是我把話在從頭說一遍,請多給我一些時間,

讓我好好想想,然後把我沒有說完的話再繼續說完。

其實我談論什麼並不重要,請多一些耐心待我。

當我老了,每當夜晚,我一遍又遍的重復你早已聽膩的話時,

希望你不要打斷我的思路,就像你小時候我給你講上百遍小白兔的故事,

直到你微笑著進入夢鄉為止,請多一些耐心對我。

雖然我老了,但是生活的磨難並沒把我的棱角磨圓,

我還會像教訓小孩子那樣待你,請原諒我,這都是我的多年的習慣。

孩子,當我老了,沒有機會和你們嘮叨,當我永遠地閉上眼睛的那一刻,

你們不要為我哭泣,人生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孝順的兒女不會在我的靈前悲傷的哭泣,

因為我在世時你們為我做了應該做的一切,

沒有什麼可遺憾的。我走了,帶走了你們的一片孝心。

這樣我會安息的,在天堂為我的兒女們祈禱。

我們都是父母生而養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

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正因為有很多問題,

就成了很多人不願意孝順父母的理由。

有的父母脾氣暴躁,厚此薄彼,有的父母愚笨貧窮,有的父母觀念落後,

有的父母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拋棄了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身體不健全,

有的父母可能也不孝敬他們的父母,特別是父母年老了,

頭腦不好用了,髒了、臭了、屎尿都拉床上了、脾氣更壞了,等等等等不一一列舉。

父母是我們修行的最初對象,我們每個人,要從父母這裡開始,

學會包容與愛。無論父母如何,我們都要去愛他,孝敬他,尊重他。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試想,一個連父母也不能包容的人,

哪來氣量包容兄弟姐妹、伴侶、伴侶的父母、朋友、同事、同修。。。

一個連父母都不肯包容的人,肯定是一位斤斤計較、眥牙必報、不大氣的「小人」。

沒有大氣,何以成大事?所以以前皇帝選撥官員會把有孝心放在第一位。

那麼,正在選擇伴侶的人,一定要把是否有孝心放在第一位,

男孩對父母是否有責任感,女孩對父母是否溫順,對父母是索取還是報恩。

否則,連父母都不包容的人,將來不可能會包容你的缺點、你父母的缺點,

在社會上,他(她)的人緣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為人父母的都會愛自己的孩子,都會去愛他,養他,

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一生平安順利快樂幸福。

然而,如果做父母的連包容自己父母的心都沒有,

自己養的孩子耳濡目染,又哪來一顆寬廣的心?

沒有寬廣的心胸,人生處處皆障礙,又哪來的出息?

哪來快樂幸福?將來孩子大了,父母年邁需要孩子的時候,

孩子也會跟父母斤斤計較了。。。

佛經中的《地藏經》教人孝道,這就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

因為我們做人,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為人父母的,如果想要孩子擁有幸福快樂、順利的人生,

自己就要好好孝敬年邁的父母;胸懷大志的人,

首先要從容得下自己的父母開始做起;修行的人,

要容得下父母的固執,耐心細緻的照顧好父母,這是修行的第一步。

孩子從一生下來,他們沒被染污的心很清靜。

然而真正的修行人不是把這一生停留在孩子階段,

每個人的這一生不是白白經歷的,要從經歷中,

把各種各樣的煩惱痛苦轉為菩提,也就是智慧。

人老了,就變成了孩子。所以,假如父母的言行舉止有失,

比如天天打麻將、喝酒、吵架,那麼子女應當好言勸解,

不能語言犀利、態度強硬。

一次,我聽一個年輕人說:「今天我父親做的事很不對,

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頓。」當時,他一副很英雄的樣子。

其實這是不對的,即使他父親有錯,這種做法也不恰當。

父母畢竟是長輩,要以柔和的語言來規勸。

倘若因看法各異,父母不接受你的觀點,你也應婉轉地給他講道理。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孫元覺,從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可他父親對祖父卻極不孝順。

一天,他父親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裝在筐里,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

孫元覺拉著父親,跪下來哭著勸阻,但父親不為所動。

猛然間,他機靈一動,說:「既然父親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沒辦法。

但我有個要求:請把那個筐帶回來。」

父親不解地問:「你要這個乾什麼?」

「等您老了,我也要用它把您扔掉。」

父親聽了,大吃一驚:「你怎麼說出這種話!」

孫元覺回答:「父親怎樣教育兒子,兒子就會怎樣做。」

父親大悟,趕緊把老人帶回家好好奉養。

所以,縱然父母做得不對,性格難以溝通,

子女也應巧妙地循循善誘,讓它們放棄錯誤的做法,

而沒必要言辭犀利,令他們難堪。

孔子也曾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侍奉父母的過程中,見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

如果父母不採納你的意見,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以誠懇的態度反復請求。

若能再三規勸,明智的父母還是會接受的。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他年輕時天下大亂,他常陪同父親李淵一起打仗。

一次,李淵決定連夜拔營,攻打另外一個地方。

李世民從各方面分析後,認為敵方可能有埋伏,此舉難以成功,就再三勸阻父親。

父親不採納他的建議。眼見整個軍隊就要拔營了,李世民就在軍賬外面嚎啕大哭。

李淵見兒子哭的那麼傷心,所分析的道理又比較中肯,于是及時停止了進攻行動。

所以,對于父母的錯誤,子女應想方設法溫和勸諫,

若能這樣,父母很可能為之動容。

如此,既保全了父母的名聲,也盡了自己孝順的本分。

精選推薦
萌寵樂園
年代劇成明星「照妖鏡」,干癟、口音、韓式瞪眼,不是誰都能演!
2023/06/07
實用妙招
手機充電有禁忌?原來我們做錯了!難怪電池越來越不耐用
2023/06/07
民國往事
沈從文帶九妹離開湘西11年,送回故鄉已成瘋子,晚年見外甥很悲哀
2023/06/07
生肖解析
六月份開始觀音娘娘賜福,六大生肖請接喜
2023/06/07
素食菜譜
蒸茄子,上鍋前「多做一步」,茄子不變黑,比直接蒸好看又好吃
2023/06/07
历史故事
蒸茄子,上锅前“多做一步”,茄子不变黑,比直接蒸好看又好吃
2023/06/07
實用妙招
剪刀生銹不要急!插進大米里就管用,一年能省好幾百,長見識了
2023/06/07
素食菜譜
西蘭花別炒著吃,教你解饞新做法,顏值高吃不胖,三天兩頭就想吃
2023/06/07
創意裝修社
男友改造3坪「出租房」,每天「睡在半空中」!房東看后不僅不感激,還直接漲了2000房租
2023/06/07
生肖解析
西兰花别炒着吃,教你解馋新做法,颜值高吃不胖,三天两头就想吃
2023/06/07
文章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