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南小伙魏峰,在俄羅斯外派工作期間,認識了一個美麗的俄羅斯姑娘,名字叫做尤利婭。
等到魏峰在俄羅斯的外派工作結束之后,就帶著尤利婭回到了廣州,他的公司總部所在地就在廣州。
魏峰帶著尤利婭在廣州和廣東其他地方,游山玩水、吃喝玩樂了一段時間,令尤利婭沒有想到的是,在廣東有這麼多無窮無盡好吃的東西,幾乎每天每頓飯都會有從來沒有吃到的東西。
另一個讓尤利婭沒有想到的是,從冰天雪地的莫斯科,來到溫暖如春的嶺南,這里竟然有很多地方鮮花盛開,但是回到室內就渾身冰涼,冷的刺骨,尤其是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每天的被子都潮乎乎的,蓋在身上非常難受。
所以,尤利婭和魏峰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用電暖氣之類的設備把被子烤一下,這樣才能入睡,尤利婭此時也明白了,為什麼在廣東的街頭,一到晴天的時候,就能看見很多人家在外面晾曬被子或者衣物。
尤利婭在俄羅斯的時候就已經懷孕了,魏峰和尤利婭決定把這個孩子生下來。
于是,魏峰給自己心愛的俄羅斯姑娘,尤利婭,舉辦了一場中西合璧的婚禮,還把尤利婭的父母以及閨蜜等從俄羅斯請過來了,他們都是第一次來中國,第一次來廣州,不但對婚禮很驚喜,而且對廣州如此繁華、如此擁擠、如此忙碌有很深的印象,尤其是這里有那麼多好吃的東西,簡直讓他們眼花繚亂。
魏峰和尤利婭結婚之后,就開始了在廣州的生活,尤利婭在家待產,魏峰還是回到原單位繼續工作,魏峰覺得尤利婭一個人待在家里不放心,何況他還懷了孕了,就把媽媽從湖南岳陽老家接過來,照顧懷孕中的尤利婭。
尤利婭不想待在家里,那樣會很無聊,于是就讓魏峰給他報了一個漢語培訓班,在中山大學,正好離魏峰的家不是很遠,走路的話一刻鐘就到了。
魏峰的媽媽來到廣州之后,就每天買菜做飯,照顧懷孕之中的俄羅斯兒媳婦,她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天送兒媳婦尤利婭去中山大學上學、放學。
俄羅斯女孩和西方很多國家的的女孩是一樣的,是比較獨立的,她一開始很不習慣婆婆為了照顧她的安全,每天陪著她一起上學,然后放學的時候再來學校接她。
魏峰的媽媽對尤利婭說,你不用心里過意不去,在我們中國,這種現象很正常,照顧懷孕的婦女都是差不多這個樣子,既然婆婆這麼說,尤利婭也就慢慢地習慣了,後來時間一長,婆婆在路上跟她講老公小時候的各種故事,她們就相處的越來越融洽了。
尤利婭在語言培訓班的很多同學都是留學生,要不然就是海外華僑華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來中國,或者長時間的生活在中國,他們大部分都是要在中國申請各類大學的入學申請,還有幾個是在跨國公司工作的外籍員工,所以強化漢語對他們的學習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這些留學生同學來說,學習漢語,學習中國文化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都開始喜歡上了中國的飲食文化,尤其是在廣州這個地方,俗話說,食在廣州,這里好吃的東西太多了,光是在中山大學的食堂,大家就吃了好幾個月也沒有吃過來。
自從他們和尤利婭相熟了以后,就發現了另一個美食新天地,那就是尤利婭的婆婆做的地道可口的湖南菜。
婆婆在尤利婭上課的時候,為了保證孕婦的飲食和小寶寶的健康孕育,就給尤利婭帶一些好吃的東西,或者在課間的時候,從家里做好了,給尤利婭送過來。
婆婆每次都會給尤利婭帶很多東西,或者給她送來很多東西,中國老人的做法我們中國人很習慣了,但是這樣一群外國人看著很新鮮,尤利婭每次吃東西的時候,就喊大家過來一起吃,或者分給大家吃。
一開始,大家還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後來實在抵抗不了美食對自己味蕾的誘惑,就問尤利婭,可不可以到她家里,去品嘗她婆婆的廚藝,還有她婆婆做的地道的湖南菜。
尤利婭回到家里,征求了婆婆的意見,婆婆非常高興,對尤利婭說,歡迎她的同學來家里做客,一定要讓他們吃到可口、香辣的湖南菜。
就這樣,尤利婭的同學隔三差五的就來她家吃湖南菜,在尤利婭的家里,幾乎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同學來家里吃飯,婆婆只要人來了,就非常高興,給大家做菜吃,從來也不嫌累。
當然了,魏峰看在眼里,覺得媽媽可能太累了,就問她要不要請一個家政,可以幫助她做很多事情,媽媽說這點事情算什麼,想當年在湖南岳陽老家,也是一大家子十幾口人生活在一起,一日三餐都是她來做,一點問題都沒有。
從此以后,婆婆每次給尤利婭做東西的時候,都讓她多帶一些到學校,給同學們吃,還讓尤利婭告訴她的同學,如果覺得好吃,就來家里吃。
最熱鬧的是,尤利婭過生日那天,本來魏峰準備帶領一家人到餐廳去過生日,但是媽媽非要堅持在家里過生日,說尤利婭現在懷著身孕呢,到外面吃飯對食品安全狀況不放心,魏峰拗不過媽媽,只好順應了媽媽的意思。
尤利婭生日那天,家里來了二十多個人,有尤利婭的同學,也有魏峰的同事,這些同事都曾經在莫斯科外派工作過,認識尤利婭。
這麼多人來到家里,魏峰媽媽把每個菜都做的超大份,然后像酒店里的自助餐一樣,讓大家拿著盤子自取。
來參加尤利婭生日宴會的人們也紛紛帶著自己國家特色的禮物,有吃的,有喝的,還有很多有意義的工藝紀念品。
還有幾個會做菜的同學帶著食材過來的,要露一手,給尤利婭和大家做他們家鄉的特色食物,在那一天晚上,大家除了吃到尤利婭婆婆做的湖南菜之外,還品嘗到了泰國菜、日本的壽司、意大利的披薩、新加坡的肉骨茶、阿根廷的安格斯牛排、澳洲的龍蝦,當然,更有來自尤利婭家鄉的著名的紅菜湯和大列巴。
魏峰媽媽看著他們吃菜、喝酒、唱歌,感覺到非常有成就感,感覺到非常的幸福。
也不知道,從哪個同學開始,尤利婭的同學一到過生日到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的來到尤利婭的家,雖然每次人數不一,但是尤利婭的婆婆都會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給他們準備一個豐盛的生日宴會。
很多人因為遠離家人,現在就把尤利婭的婆婆當做親人一樣,甚至覺得她像自己的媽媽,不知道從誰那里開始叫的,尤利婭的同學和魏峰的同事,都慢慢地改口叫尤利婭的婆婆,魏媽媽,還把魏媽媽做的一手湖南菜,叫做魏媽媽私房菜。
尤利婭所在的語言培訓班,也就一個學期,滿打滿算起來,也就四個多月的時間,培訓班結束之后,所有的同學就要分開了。
有些人繼續深造,申請了中國的大學,除了少部分人留在廣州之外,很多人到了國內的其他地方的大學,有去北京的,有去上海的,有去東北的,有去武漢的,有去南京的,還有去西安的,等等。
有些人繼續回到跨國公司工作,也是去全國或者全世界的各個地方。
同學們臨走之前,紛紛來到尤利婭的家里,和魏媽媽告別,很多人都哭了,說到了外地之后,再也吃不到魏媽媽的私房菜了,會想魏媽媽的,魏媽媽倒是很看得開,對他們說,年輕人就應該志在四方,以后有機會再來到廣州,魏媽媽還給他們做菜吃。
大家都離開之后,頭一段時間,魏媽媽覺得家里沒有這麼多孩子來了,心里頭還是空空的,有時候還會念叨念叨這些孩子,她實際上記不住這些孩子的名字,只記得他們來自哪個國家,還有身體或者外表上的特點。
魏媽媽有時候想起來某個人,就會這樣問尤利婭,那個泰國的長得黑黑瘦瘦的那個男孩,現在怎麼樣了,在哪里呢?尤利婭就笑著告訴自己的婆婆,這個孩子現在在哪里呢,前一段時間還在社交軟件上詢問您的情況呢,魏媽媽就會高興一整天。
在尤利婭這邊,她的漢語培訓班的同學都結業離開了,她也要到了生產的日期了,于是就沒有出去,待在家里等著小寶寶的降生。
為了保證尤利婭生產的時候順利,婆婆除了每天做好吃的,給她補充營養之外,還每天帶著尤利婭到樓下的公園里面散散步。
尤利婭不知道在哪里聽到中國民間的一個說法,就問婆婆,聽說中國民間有個說法,酸兒辣女,就是說孕婦如果喜歡吃酸的,就會生兒子,如果孕婦喜歡吃辣的,就會生女兒,那按照這麼說,你們湖南和四川、重慶豈不都是生女兒了,山西人就會生兒子了?
婆婆聽完尤利婭的話,笑得前仰后合,我是中國人我都不相信這個說法,這個可能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比較適合,現在飲食結構變了,大家都是說著玩玩,更相信科學。
尤利婭又問婆婆,是喜歡男孩還是女孩,婆婆說男孩女孩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