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童年是在傷心欲絕中度過的,自幼失去雙親,成為了一名孤兒。
儘管如此,他依然在父母墳前立下誓言,自己要好好讀書,走出大山。
每天只能靠爛水果吃飽肚子,為了學習可以克服一切困難。
2001年,韋仁龍出生在 蘭木鄉王裡村。這個村子坐落在大山深處,環境非常優美,綠樹成蔭,
流水潺潺,山間時不時傳來陣陣悅耳動聽的鳥鳴聲,非常清脆,這是一個山青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
然而有句話叫做物極必反,和這裡的環境相比,這裡的經濟卻非常落後,是國家重點扶貧地區。
父親韋雙錦在和母親結婚前只有一間破舊的房屋,這間房原本是生產隊臨時存放糧食的倉庫,
後來因為沒有容身之所便被奶奶接來居住,一直到現在。
奶奶也在父親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爺爺獨自一人把韋仁龍的父親養大成人後也離開了人世多年,
所以現在只剩下韋雙錦住在這間房子裡。
後來,韋仁龍和母親也來到了這個貧窮的家。 母親和父親韋雙錦沒有自己的孩子,韋仁龍是母親帶來的
可即使如此韋雙錦也沒有苛待他。
雖然貧窮,但是父母健在,這對韋仁龍來說便是最大的幸福。本以為自己可以在父母的羽翼下健康成長,
無奈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它就像個翻雲覆雨的大手,隨意撥弄,平凡人的一生就發生了變化。
在2004年,韋仁龍剛滿3歲,母親突然患病,救治無果,不幸去世了。
此時的韋仁龍還是一個小小孩童,母親的離去對他來說是無法忍受的痛苦。失去了母親,但韋仁龍還有父親。
韋雙錦雖然是韋仁龍的繼父,但是卻把韋仁龍當成親生孩子對待。為了養活韋仁龍,
父親想要外出做工,但是又不能把年幼的韋仁龍一個人放在家裡,所以他決定帶著韋仁龍一起去了。
父子倆來到了海南,先找好了落腳的地方。因為沒錢,父親只好租了一間最便宜的廉租房,
屋內已經有些破舊了,但韋仁龍和父親卻住得很開心。
每天早上父親上班前,都會把一天的飯做好放在鍋裡。等韋仁龍起床後,就可以吃了。
等到父親晚上下班回家,又給自己和韋仁龍做晚飯吃。
日子在平淡中慢慢度過,韋仁龍和父親也平靜下來,似乎從母親去世的陰霾裡走了出來。
父親上班後,韋仁龍就一個人呆在家裡等著父親回來。
韋仁龍的年紀大了一些後,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忙, 為了幫父親減輕負擔,韋仁龍學會了自己洗臉,
刷牙,洗衣服,甚至還會做一些簡單的飯菜。
窮人孩子早當家,韋仁龍早早便學會了獨立。
韋仁龍每天只能一個人呆在屋裡,看著外面公園裡的小朋友,他也想要和大家一起玩耍。
韋仁龍也會在旁邊的公園裡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父親知道後便鼓勵韋仁龍多到外面去找小朋友玩。有了同齡人的陪伴,韋仁龍漸漸變得開朗起來,
臉上也多了一絲笑容,他再也不是當時剛來到這裡的那個羞澀的小男孩兒。
就在韋仁龍漸漸適應了這種生活的時候,噩運又降臨到這個家。韋仁龍的父親因為長年勞累過度,
有營養不良,患上了嚴重的肺病,已經不能在做任何體力勞動。
父親失業了,父子倆呆在這間小出租屋裡,沒有了經濟來源,在這裡繼續待下去只能吃老本。
韋仁龍又到了上學的年紀,左思右想,父親最終決定回到老家。
回到家的父親只能通過種田來勉強維持生計,韋仁龍則是背起了自己的小書包來到了學校。
由于學校裡小夥伴非常多,氛圍也很好,韋仁龍很快就喜歡上了這裡。
他每天放學回家總會告訴父親自己在學校裡的所有事情,講得眉飛色舞,語氣裡都充滿了喜悅。
由于韋仁龍太過于喜歡校園的生活,每天韋仁龍都要早早起床,到學校時幾乎看不到其他的同學。
韋仁龍學習成績也很優秀,平時也非常勤學苦練,所以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韋仁龍也很懂事,一有時間就會主動幫助老師打掃衛生,老師們都非常喜歡他。
或許是因為年幼時經歷了家庭變故,韋仁龍比同齡孩子都要成熟許多。每個學期末,韋仁龍都會拿回去一張獎狀。
父親看到後,總是咧開嘴笑,並且還不忘叮囑韋仁龍不要驕傲,努力學習,以後走出大山。
所以韋仁龍從小就立志要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父親始終沒能夠陪著韋仁龍一直走下去。
2013年,父親的肺/病再次復發,經過了一系列的搶救,依然撒手人寰,從此這世上再無韋仁龍的親人了。
父親臨走時始終放不下韋仁龍,可是他的力量太弱小了,戰勝不了命運,最終帶著遺憾離開了。
12歲的韋仁龍,成為了一個真正孤兒,接連失去雙親,他的內心深處已是傷痕滿布。
他站在父母墳前,向父母發誓自己一定會認真讀書。
韋仁龍不但沒有被生活壓倒,反而激發了自己的那潛藏的能量。人總是在不斷地磨練中成長。
韋仁龍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決定回到學校繼續接受教育。
可是,父親給他的生活費很快就用完了,他沒錢再繼續充飯卡。
失去父母的他也逐漸封閉自己的內心,他沒有告訴別人自己的此刻的困境。
為了忍受饑餓,他強迫自己在別人吃飯的時間讀書學習,暫時忘卻饑餓。
然而這不是個長遠的辦法, 學校外面剛好有個水果攤,每天都會丟掉很多爛水果。
韋仁龍在飯點就會來到學校外面的水果攤,撿起這些爛水果來充饑。依靠著這些水果,韋仁龍度過了一段時間。
後來,同學們把他的情況告訴了學校老師,校長聽說後非常震驚,他很佩服韋仁龍的堅毅,也很心疼這個可憐的孤兒。
校長立刻就安排了食堂為他免費提供飯菜,並且還號召全校同學為他捐款,儘管大家都不富裕,但還是捐了5000元。
校長也主動擔任起了韋仁龍臨時的監護人。韋仁龍非常感激學校和同學的幫助,
他覺得自己一定要刻苦學習才能不辜負大家善良。
韋仁龍動手能力很強,他自己做家務以及地裡的農活。因為沒錢買肉吃,
韋仁龍就去小溪裡自己抓螃蟹,有時還會自己鋸一根竹子,用來做竹筒飯吃。
為了給自己掙生活費, 韋仁龍就在週末跑到山上採摘八角,曬乾後就拿去賣掉,
加上他平時撿廢品的錢,攢夠了幾個月的生活費。
每當韋仁龍感到疲憊的時候,他總會來到父母的墳前,坐在這裡和父母說會兒話,便又有了繼續向前的動力。
韋仁龍告訴我們遇到困難不要放棄,鼓起勇氣和命運做鬥爭,努力了才會有希望。
他就像風中搖擺的勁草,任憑你怎麼折磨,他始終頑強抵抗著風雨,從不屈服,他是我們的學習的榜樣。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並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做出更好文章都動力。